
我和孙儿是校友
“爷爷,您别费劲了,学校宿舍管理有规定,家长不能进来……”
“臭小子,我是这学校毕业的,我能进不来吗?开门!”
“啊,爷爷,您真来了……”
这有趣的一幕发生在今年农职首届校园文化周期间的校友返校日。67届毕业生、老校友李燕宝满心期待回到母校。激动,心心念念的母校从未忘记这些建校初期的学生们,母校的关怀让人感动;兴奋,自己的孙儿正在母校读书,一连两周没回家了,他太想看看孩子了。提起孙儿,老校友得意地嘴角上扬,笑容满面。“我给那臭小子打电话,猜怎么着,他以为我进不来呢!我是这儿毕业的学生,今天我是‘回家’!”当周末在宿舍补觉的孙儿一睁眼,看到爷爷站在自己眼前时,着实吃了一惊!“我居然不知道,我的爷爷是农职的学生,这是什么‘梦幻联动’?从现在起,我和爷爷是校友啦!”
“臭小子,好好学习,别给你爷爷丢脸!”
“遵命!”
说起孙儿在学校的情况,老校友带着些许严肃。“自从到农职上学,我们几乎看不着他人影儿,不是和同学一起讨论学习,就是被老师带着做测量和实验。周末不回家他能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说到这,老校友诙谐幽默起来。“学校的魅力这么大吗?我就想看看他在学校都干些什么,结果这次回来,看到学校环境这么好,得,我理解他了!”

随着校友联谊会的成立,“校友之家”正式挂牌使用,校友小程序顺利上线,让校友们真正“有家可回”,让“爱家建家”成为凝聚农职人的精神动力。“他忙着学习不能回自己的家,我可以来看他呀,回母校就是回家!”
彼时,老校友李燕宝的孙儿正在实习,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生龙活虎,动力十足,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斗志和期盼。“母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动力、肯吃苦、肯奋斗的农业职业人才。我们一家人都满意,感恩母校!”

把孩子交给母校,我放心
“我的孙女才15岁,她像一张白纸一样,在那么多学校的选择中,只有让她来到我的母校读书成才,我才放心。”
2024年9月1日开学这天,76届校友陈德水回到了母校。阔别母校数十载的他,对映入眼帘的校园感到既亲切又惊喜。“学校变化太大了!我已经不认识了!”美农湖、综合楼、图书馆、教学楼,还有崭新的报告厅……漫步在这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校园,巨大的变化带给老校友的惊喜是巨大的。“此时此刻,我想走得慢一些、慢一些,我想要看见、记住校园里的每一处……”
陈德水边走边给一同来的家人讲述自己在校时的情景,他在校史碑前伫立了很久。说起自己的孙女、2024级新生,他满心欢喜,还有一些羡慕。“现在的孩子们真让人羡慕啊,能在如此优秀、优美的校园里学习!”择校时,陈德水一直关注孙女的志向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了让孩子能清晰准确做出选择,他和孩子父亲做足了功课。“我们爷孙三人各做各的‘作业’。孩子父亲负责了解各个专业,孙女负责发现和培养兴趣,我呢负责鼓劲儿、打气。”经过一番比较和思考,孙女最终做出了选择。当她告知家人自己要报考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决定时,陈德水的心终于踏实了!

(老校友与家人在校史碑合影留念)
天空下起了小雨,老校友带着孙女驻足在校史碑前许久。她听着他一字一顿满腹深情地讲述,他看着她眼中慢慢升腾起对这所学校的崇敬和期待;他回忆起自己在母校的点点滴滴,而她则憧憬着未来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
过去,现在,未来。

所愿,所见
“看着现在的学校,我相信‘美梦’是可以‘成真’的!”
2024年对农职校友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在农职首届校园文化周期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校友联谊会在全校师生、历届毕业生的热切期盼下正式成立。随着“校友之家”的正式揭牌,校友与母校间的联系更加具象化,校友回家从此有了真正的港湾。

(建校初期老校友相聚在校友之家)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2024年11月29日,校友之家迎来了建校初期的老校友。骄阳似火,风吹稻浪,彼时他们正年少;再回校园,两鬓如霜,耄耋之年又何妨。难忘母校情!座谈会上,老校友们回忆起建校初期的经历感慨万千,热泪盈眶。每一位老校友都是农职校史的一本书,里面的每一页都记录下这所学校从无到有、从过去到现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他们对母校无限热爱的回忆,仿佛能够带领我们一同走入那火红的历史岁月中,感受那份纯朴、真挚和生动。

“当初为学校盖教学楼、建设校园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老校友于红话语间情感真挚,“我们那一代人吃了很多的苦……”他们是20世纪50年代农职人响应党中央关于“做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的号召投入火热的劳动生产中的知识青年;他们是怀揣着爱党爱国之心从青年农场走出的第一批学员;他们是学校红色基因、农业基因、职教基因的传承者和见证人。

(采访老校友俞肇宏)
“我有个建议,让每年新入学学生的第一课,到校史碑前学习、了解、感受农职院的校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老校友俞肇宏表达了对学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农业基因、职教基因的支持与肯定。“有史可证,我们的母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建起的农业职业院校,是全国农业职业院校的一面旗!”
向阳而生者,难至迟暮;自强不息者,永远青春。“我们只是老了,但壮心还在。只要母校需要,我们依然可以冲锋在前。”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这所学校发展壮大后的样子,那是我梦想中未来的样子。”老校友于红站在图书馆广场的正中央,环顾四周。“是的,就是现在这样。‘美梦成真’,我梦想中的校园实现了。”
育人大道、综合楼,报告厅、教学楼、美农湖、体育馆、绿色科技示范园……农职很大,千亩田园生机盎然;农职很美,层峦叠翠如诗如画。
校友请看,河岸上建起的红色砖房仍在,“永定河畔的劳动赞歌”代代相传!
校友请看,新风吹过美农湖,凝聚起磅礴力量,正在谱写崭新的篇章!
校友请看,学校坚持以红色基因为魂,以农业基因为根,以职教基因为本,砥砺征程,熠熠生辉!
校友请看,蓝图已绘就,我们坚信,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历史是辉煌的,现在是绚丽的,未来必将璀璨夺目!
校友请看,学校立足新农职,服务强国建设;立足京西南,服务乡村振兴;立足大农业,服务美好生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润心聚力、奋楫笃行,为建设都市农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高等职业院校而团结奋斗!
奋进!这农职,如您所愿,更如您所见!
【2503049】(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