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5月30日 《北京教育报》刊发学院领导署名文章:“特高”引领 深化改革 服务首都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5-30    来源: 北京教育报     点击: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特高”引领 深化改革 服务首都乡村振兴

范双喜


作为北京仅有的一所涉农类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牢记为首都都市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北京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北京都市农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自启动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以来,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技术技能平台、创新技术服务高地和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等方面踔厉奋发、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积累了可示范、可推广的农职经验,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首都乡村振兴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贡献了北京农职智慧。



坚持党建引领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各项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构建院党委、系部党总支、专业党支部组成的三级党建领导体系,将支部建在专业,开展“双带头人”培养,更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思政课程资源建设、大学生“双创”项目建设,3门课程被评为课程思政示范课。

制定实施“三全育人”工作方案,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耕读传家”德育品牌建设为引领,开展服务世园会、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以及国旗下晨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2名毕业生获评“北京市劳动模范”,1名学生被授予“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学院被确定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获得北京高校绿色学校创建校、团组织2022年“三下乡”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及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最佳特色奖。


加强专业群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地

紧密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优化普通高职教育、中高本贯通、中高职贯通、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农村基层干部能力提升等“五位一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成果获北京市2021年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聚焦“双特高”专业群建设,形成高度契合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对接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服务都市园艺、食品安全、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构建国家、市级和院级在内的三级专业群建设体系,“做强”国家“双高”项目园艺技术(都市园艺)专业群,“做特”北京市级动物医学、食品安全、智慧农业和水利工程专业群,“做精”院级现代服务、经济管理专业群,形成覆盖都市农业全产业链的七大专业群布局。

开设高素质农民学历教育,面向首都培养高职学历高素质农民2100余人,118人成为龙头企业负责人、合作社技术骨干等。培养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薛新颖等一大批农民致富的带头人。示范全国农村基层治理人才培养,开办村务管理专业,培养2291名学生,首届毕业生53%进入“村两委”任职。


深化校企合作

共建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构建产教融合平台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依托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形成学院、专业群、专业三级产教融合平台体系,获批国家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共建首农西郊农场园艺工程师学院、京林园林工程师学院等4个工程师学院,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入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个,教育成果荣获北京市2021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推广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育人。2个专业通过国家教育部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创新了“PCA双螺旋阶梯式”“宽平台,双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全院9个专业推广,双主体育人合作单位40个,覆盖全部专业群。秉承“共建设—共成长—共服务”合作理念,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助力3家企业立项北京市高校毕业生职场体验基地,2个项目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筑牢师德根基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都市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打造特色鲜明、技术精湛、服务“三农”的高水平“双师”团队。4个团队入选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1人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全国行业大师导师资源库,1人获农业农村部门先进个人表彰。

强化师德建设。建立了具有农职特色的“铸根京郊”师德教育模式,依托专业党支部平台、教师发展中心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以企业实践、“三农”服务、科技研发、专业建设、教师体系构建为抓手,强化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担当精神。

构建多维度教师培育体系。构建“建制培训+定制培训+个性培训”培训体系,2个专业入选北京市“双师”基地,为北京地区职业院校220余名教师和70个团队提供优质培训。深入开展“双师”企业实践,“双师型”教师占比为92.39%。


科教创一体化

助力首都乡村振兴

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科技挂职、农业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队伍,实施“科技项目带动、科技人才支撑、大学生科技创新”三大计划,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为首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紧贴北京“种业之都”功能定位,高标准建设了105亩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选育蔬菜新品种12个;参加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及资源普查国家重大工程,服务国家种业安全;充分发挥蔬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优势,实施首席及团队专家+蔬菜主产区综合试验站+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龙头企业带农户等的“产学研推用一体化”组织构架,突破叶类蔬菜优质高产关键技术瓶颈,有力推动北京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支撑首都“菜篮子”工程,成果荣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建设“北京科技小院”13家,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组建北京乡村振兴学院,统筹首都资源,发挥北京市农广校体系和北京市农工委党校两个平台优势,开展“百村示范产业提质增效科技支撑工程”。担任北京高校“引智帮扶”联盟理事长单位,搭建京津冀高素质农民培养协同平台,帮扶13个低收入村全部“脱低”。学院获评“北京市脱贫攻坚集体”。


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打造北京农职国际品牌

开展海外办学,推广北京农职标准。创立中泰农业职业学院,构建了“泰国需求导向+北京都市农业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输出园艺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及教学资源,辐射泰国13所院校,人才培养成果被泰国教育部和泰国“一带一路”基金会授予“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被评为“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

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打造北京农职品牌。担任国际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与荷兰朗蒂斯教育集团合作成立“中荷都市农业职业教育交流中心”,举办4届中荷都市农业学术论坛;与俄罗斯举办首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动物卫生安全服务都市公共卫生安全论坛。举办“中荷都市农业技术”、“以色列现代都市农业技术”、国际科技组织“丝路一家亲”农业技术培训等国际培训,毛里求斯等5个国家近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参训。引入澳大利亚TAFE合作项目,制定TAFE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力标准+课程体系+教学评估”TAFE教学模式。借鉴英国马业协会标准开展马术专业培养项目,开发本土化教材6部。


发挥特色优势

贡献农职力量

紧紧围绕首都乡村振兴,发挥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积极为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首都乡村振兴贡献农职力量。

瞄准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针对首都农业农村各类人才招、留、用方面的难题,形成了“专题培训、专门培养、系统培育”的农业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北京农职体系”,在全国农业类院校中产生示范引领效应。

针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难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破解植物生长周期与教学周期不一致的难题,创新形成“四时驱动、双升双融”园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破解“农学矛盾、工学矛盾”,设计和实施“三个三分之一”高素质农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采取弹性学制、送教下乡和混合教学等方式,探索了高素质农民学历教育的农职经验。探索形成“政校地”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办面向乡村基层治理人才的村务管理专业,为首都乡村振兴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治理人才。

创新技术服务方式,服务首都乡村产业振兴。依托科技小院、农业综合试验站、南繁基地和星创天地等平台,统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农业技术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和科技挂职队伍等资源,主动围绕国家和首都战略发展需要,将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促进首都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农职经验”。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办学不断深入。通过创办泰国分院、招收中亚留学生、深化与荷兰和俄罗斯合作、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专业标准等方式,积极探索“中文+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增强了中国职业教育影响力,为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贡献了“农职智慧”。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在特高校建设基础上,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乡村振兴,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首都乡村振兴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智慧与力量。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范双喜)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5/30/node_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