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院长范双喜在中国农网发表署名文章《北京农职院:发挥办学优势,全面服务首都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4-17    来源: 中国农网     点击:
北京农职院:发挥办学优势,全面服务首都乡村振兴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范双喜

 


2021年初,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确定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近两年来,学院以优质校建设为契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学校资源,发挥学院优势,为首都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为京郊培养乡村人才。围绕北京三农人才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学院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紧紧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对应都市园艺等产业集群,将园艺技术专业群打造成为国家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园林技术专业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引领全国都市现代农业专业群发展。围绕服务都市食品安全,首都防疫安全、都市休闲生活,高效节水和智慧农业,重点建设了食品安全、动物医学、水利工程、智慧农业等4个北京市特色骨干专业群。同时,还孵化了农村经营管理、现代服务2个专业群,满足了服务乡村治理、智慧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学院已形成“做强”园艺技术(都市园艺)专业群,“做特”动物医学、食品安全、智慧农业和水利工程专业群,“做精”现代服务、经济管理专业群的覆盖都市农业全产业链的七大专业群布局。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面向三农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7万余人。

创新举办高素质农民学历教育

2016年,学院在全国率先实施旨在培养农村合作社理事长和家庭农场负责人的高素质农民学历能力提升工程,主要招生对象为北京市年龄在45岁以下的具有高考资格的优秀农村青年,结合首都乡村人才需求开设了农产品流通与管理、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业装备技术等专业及休闲农庄经营管理、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农民合作社运营与管理、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电子商务、农村财务管理、农村金融管理等专业方向。已累计招生2088人。

近年来,学院高素质农民毕业生就业率达98.5%,回到乡村工作的占比7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北京市劳动模范宋丽新、薛新颖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农民致富“领头雁”。优秀毕业生崔维国被誉为“草莓达人”,获评“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成为首批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新式农民。

发挥市委农工委党校和市农广校独特办学优势,加强培育培训品牌建设。学院以市委农工委党校为平台,面向北京各涉农区、乡镇和村两委干部,开展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履职培训班、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培训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农业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等培训工作。自2016年以来,培训学员15000余人,不断擦亮培训品牌。以北京市农广校为平台,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每年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学院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担任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双理事长单位,建成了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创新职教集团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校企全方位合作,打造校企深度合作命运共同体。学院与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成员单位30余个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占企业成员单位总数的63%。先后与北京首农集团西郊农场有限公司、北京京林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组建首农西郊农场园艺工程师学院、京林园林工程师学院等4个工程师学院,构建了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政校地协同”,助力乡村组织振兴。2018年,在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农工委指导下,学院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创建“政校地协同”的机制,开设村务管理专业。实行组织部门下达招生计划,乡(镇)村两级推荐学生,学院与政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培养人才。学院与政府组织部门、乡(镇)村统筹择优使用人才。重点面向村“两委”班子成员、技术能手和优秀青年骨干招生,旨在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能力,吸引社会青年回归农村,助力乡村振兴。适应农民学员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创新“双班主任、双授课教师、双实践导师”的“三双”教学管理机制,实施“双主体参与、模块化教学、多岗位锻炼”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北京3900个村,已累计招收学生2093人。

延庆区姚官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晓静,考入该专业后,在教师指导下,与几名同学共同创建了第一个北方民宿产业集群,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张晓静本人作为北京市全国文明村镇唯一代表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她也当选为“2022北京榜样”、北京市十三大党代表。近年来,一大批学生当选村两委委员,村支书、村主任,有力支撑了首都乡村组织振兴。学院荣获北京地区唯一“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荣誉称号。

面向产业需求,强化科研研发与成果转化。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狠抓设施农业、“菜篮子”保障与供应。充分发挥学院院长范双喜担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叶类蔬菜首席专家的优势,组织校内外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农民田间学校校长等60余人,打造优秀创新团队,选育蔬菜新品种,研发新技术,破解首都农业产业“卡脖子”难题。在北京高校科研院所激烈竞争中,范双喜团队主持的研究成果脱颖而出,荣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一等奖,充分彰显了学院技术研发优势以及研发成果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的优势和特色。

创建“科教创”一体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产科教融合”。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北京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需求,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创建13个科技小院,面向一线农业生产人员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等技术推广培训和技术服务,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重点围绕当地农业生产中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一村一策”,实现“产科教”深度融合,培养了大批产业亟须的一线“实战人才”。打造了周庄村食用菊花、贾峪口村白海棠等“一村一品”特色富农品牌。其中,2个科技小院被评为“十佳北京科技小院”。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注重发挥现代都市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分院,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建立“泰国需求导向+北京都市农业特色”的高职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围绕园艺技术专业开发和输出农业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资源,辐射泰北13所农业职业院校。2019、2020连续两年被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授予“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中泰办学项目被评为“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学院境外办学案例入选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首届学生已经毕业,将为泰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发挥现代农业科技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和非洲国家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狠抓“一带一路”农业国家农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先后为毛里求斯、尼泊尔、斯里兰卡等8个“一带一路”和非洲国家培训农业技术人员。为毛里求斯开展“丝路一家亲”食用菌优质栽培、药用植物高产种植、蔬菜高效育苗等农业技术培训,受到当地农场主和农民的肯定和欢迎,在促进民心相通,助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入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和服务贡献50强,成功入选第六届“中国高职50强”、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

作者;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范双喜

【原文链接】北京农职院:发挥办学优势,全面服务首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