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发挥农广教育优势服务首都乡村振兴——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部署会

发布日期:2025-03-28    来源: 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点击:

3月26日上午,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学校香山校区隆重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部署会。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杨博,中央农广校发展研究工作专班负责人陈吉,北京市委农工委人才处一级调研员尹光红,京津冀三地农广校负责人出席。北京市各区农广校负责人、教师及田间学校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市农广校副校长马雪雁主持。

会议表彰了北京市农广教育先进标兵单位、农广教育先进单位、优秀基层校长等先进单位和个人,并进行颁奖。

优秀学员代表尹丹、田间学校校长代表刘玉龙、优秀教师代表胡海英和优秀基层校长代表吴洋分别做典型发言,分享了作为新农人和农广人投身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农广校校长张新华做2024年工作汇报并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在过去一年工作的基础上,2025年将继续聚焦乡村振兴,加强农广特色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扎实推进“新起点、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和新融合”的“5新18项”重点工作,推动农广校体系高质量发展。

尹光红充分肯定了农广校在农民培育中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并分享了北京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成效和2025年工作思路。陈吉肯定了北京市农广校在学历教育、培训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明确当前任务和工作重点。

杨博在讲话中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聚焦发展定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强化立校本位,推动办学水平的高质量发展。他希望农广体系要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创新发展,与津冀农广校加强协同合作,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为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奠定基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北京市农广校将聚焦新时代新需求,砥砺前行,发挥农广体系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明确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方向,带动北京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503066】(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