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我院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火灾防控形势稳定可控,实现“不发生亡人火灾、不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不发生一般性火灾”的目标,根据市防火委、农委安排,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专项行动方案如下,请各校区、各中层单位按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一、工作目标
各中层单位及分院要充分认清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自觉强化大局意识、首善意识、底线意识、风险意识,按照“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工作标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科学研判形势,把握防控重点,找准薄弱环节,严格管控措施,切实做到力量下沉到一线、关口前移到一线、措施前置到一线,扎实开展好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活动,严查严治火灾隐患,严管严控火灾风险,严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强化重点时段特殊管控,确保即日起至高峰论坛召开期间我院实现“三个不发生”的目标。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一是各校区、各中层单位要集中开展消防安全排查工作。要紧盯消防条件差、火情易发的简易楼房、平房院落、校园家属区、库房。要看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重点区域是否配备公共消防器材;要看疏散楼梯间、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公共区域以及电表箱处是否堆放杂物,是否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要看弱势群体尤其是行动不便、精神疾病的人员是否有专人看护、入户宣传;要看是否张贴防火公约,设置防火提示、警示牌;要看是否组织师生对室内外和楼道内可燃杂物的清理,提示检测维护电气线路、用电器具、燃气管路及灶具,引导安装独立火灾报警器和燃气泄露报警器;要看是微型消防站工作状况,加强白天巡查、夜间巡更。二是各校区要集中排查火灾高危单位。紧盯发生火灾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社会影响的重点区域、施工现场等火灾高危单位。要逐级排查消防管理责任是否落实,重点区域、部位、岗位是否落实实名制管理、有针对性防范措施;要检查“组织制度规范化、标准管理统一化、重点部位警示化、培训演练经常化、检查巡查常态化、消防设施器材标识化”“六位一体”的标准化管理是否落实;管好用火用电,检查电器线路敷设是否规范,是否加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是否在明显位置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重点部位、岗位设置提示警示性标语,每个员工是否达到“一懂三会”;检查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应急处置程序,操作消防设施是否熟练,是否每月开展一次消防设施联动测试;是否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是否违章搭建彩钢板建筑;微型消防站是否24小时值班,达到“三知、四会、一联通,处置要在3分钟”的基本能力要求。三是要集中排查易燃易爆场所。紧盯燃气使用场所,学校化学药剂实验室等易燃易爆场所。要看是否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加强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检查、巡查;要看是否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防火、防雷、防爆、防高温、防静电等措施;要看燃气使用场所是否及时更换老化燃气管道、阀门、灶具,是否超量储存液化石油气瓶,是否按规定设置独立气瓶间及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和紧急切断阀;要看易燃易爆化学药品是否按性质分类存放,是否违规超量储存,储存地点是否远离热源火源;要看操作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是否掌握应急处置方法和自救互救措施。四是要积极配合属地综治和消防部门排查消防安全隐患。按照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部署,净化消防安全环境,真正减少隐患问题,不增隐患新量。
(二)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各中层单位及分院负责消防工作的领导,要逐级压实责任,强化主责意识,积极作为,主动摸排,紧盯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消防隐患,要及时整治不过夜,对共性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分析隐患问题成因及危害,明确责任、措施、要求、时限,切实将问题整改彻底不留隐患。
(三)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大宣传”。各中层单位及分院要深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七进”工作。积极开展管用实用的针对性宣传活动,引导每名师生认识火灾危害,积极查改身边火灾隐患,主动学习防火常识、灭火知识、逃生技能。强化宣传教育,普及用火用电用气常识和消防知识技能。在高峰论坛前,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自我评估,签订一份消防安全承诺书,检测一次电气线路燃气管线,维护保养一次建筑消防设施,组织一次灭火疏散演练,开展一次全员消防培训。
(四)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大培训”。在4月底以前,各单位要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一次培训,搞一次教育,做到“法定职责清、工作方法清、违法后果清”。同步对微型消防站队员展开培训,提高消防业务理论水平,提升防火灭火能力;对师生员工培训一遍,确保师生员工了解本单位(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
三、工作步骤
(一)部署发动阶段(即日起至4月28日)。各单位要成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分析研判本部门消防形势,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召开会议动员部署,进一步明晰职责、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加强保障、广泛宣传,迅速掀起专项行动声势。
(二)集中攻坚阶段(4月28日至5月11日)。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活动,做到火灾隐患“清零式”整治,能消除的必须消除,确保动态隐患随时消除,静态隐患归零见底,全面降低火灾风险,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全部整改完毕;同步加强消防技防、物防等措施,对有突出隐患和不放心的场所,确实难以整改的,要落实24小时巡逻防控措施,严防死守。
(三)高压管控阶段(5月12日至5月15日)。各单位消防工作责任人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心,加强督导检查。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重点岗位员工、保安必须在岗在位,开展不间断巡查,联系自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单位要安排技术人员在消防控制室值守。微型消防站要齐装满员、满编运行。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中层单位及分院要高度重视专项行动,将其作为全面提升火灾防御能力的重要契机,与单位其他安全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方案预案、明确责任措施、狠抓落地见效,全力打好火灾防控主动仗。
(二)专群联动,整体防控。集中开展安全自查、隐患自改、宣传提示,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各单位要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在此期间发生亡人火灾、有影响火灾和一般火灾的,坚持“一案双查”,严格“两案”办理,既要严肃追究肇事者直接责任,也要严肃追究监管责任。
(三)注重效果,加强反馈。各单位切实要注重实际效果,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工作情况信息反馈,安排专人梳理汇总工作情况。在此期间,有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报。
5月15日10:00前,将活动工作总结和图片通过腾讯通上传至保卫处防火交通科商孝源,联系电话561。
学院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
2017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