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12月14日 《北京日报》:​强化特色助力强国建设 集智聚力服务乡村振兴——写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建校65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2023-12-15    来源: 《北京日报》     点击:



强化特色助力强国建设 集智聚力服务乡村振兴

写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建校65周年之际

北京日报 |2023年12月14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溯源于1958年建校的北京市农业学校,由原北京市农业学校、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于2001年6月合并组建,原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随后相继并入,是一所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农业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是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北京都市农业职教集团和北京高校“引智帮扶”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荣获“北京新型农民培养先进单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入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和服务贡献50强,成功入选第六届“中国高职50强”、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


全面弘扬“三个基因” 激发学校发展新动能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校史文化碑屹立在校园的中心位置,其形状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这所学校的红色基因。上世纪50年代,学校的前身——北京青年农场在天津茶淀应运而生。一大批北京市知识青年满腔热情来到青年农场投入火热的劳动之中。1958年,彭真、贺龙、聂荣臻、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到青年农场,联合题词“鼓足干劲,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加强锻炼,提高政治觉悟”,为青年农场和后来成立的学校注入了原始的红色基因。学校清河校区溯源于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毛泽东同志“支援农业合作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号召,在全军捐款107万元的基础上建立而成。学校香山校区和北苑校区均脱胎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红色基因牢牢根植于历代农职人的血脉之中。

厚重的历史赋予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浓烈的红色基因、农业基因和职教基因。深植于农职人血脉之中的“三个基因”是农职院铸就辉煌历史的力量源泉,也是农职院新时代发展的精神动力。当代农职人不断弘扬和践行学校“三个基因”,奋力开拓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服务和支持首都农业现代化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教育强国工作中,围绕“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教育强国,首都何为;首都发展,农职何为”等时代命题,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布局,对接首都功能定位出发,弘扬“三个基因”,践行“三个立足”和“三个服务”,即立足新农职,服务强国建设;立足京西南,服务京华大地;立足新农业,服务美好生活。


全力建设“双特高” 激发教学改革新引擎


以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和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双特高”建设以来,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各类奖项563项,获奖学生达1500余人。获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9项;获省部级职业技能竞赛奖280余项。

学校作为第一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都市园艺、动物医学、食品安全、水利工程、智慧农业等专业群相继成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首农西郊农场园艺工程师学院、京林园林工程师学院、北京排水集团工匠技师学院、清河水利建设工程师学院成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近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特高校”项目、“都市园艺专业群、动物医学专业群”项目、“首农西郊农场园艺工程师学院”项目以全“优”成绩通过验收,圆满完成北京市“特高校”首批建设任务,成为北京市职业教育的排头兵。

2019年,学校园艺技术专业群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学校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双高校”建设以来,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北京“三农”人才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学校紧紧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形成“做强”园艺技术(都市园艺)专业群,“做特”动物医学、食品安全、智慧农业和水利工程专业群,“做精”现代服务、经济管理专业群的覆盖都市农业全产业链的七大专业群布局。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面向“三农”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7万余人。

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结果中,学校“双高建设”中期绩效评价为“优”,跻身国家一流职业院校,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名单,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成功入选。此次成功入选,是学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充分体现了学校“双高”专业群高水平、高素质“双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将有力促进学校以专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创新团队发展新机制,为高层次应用型现代都市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全面彰显办学特色 激发人才培养新活力


创新举办农民学历教育,培养京郊实用人才。2016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实施旨在培养农村合作社理事长和家庭农场负责人的高素质农民学历能力提升工程,主要招生对象为北京市年龄在45岁以下的具有高考资格的优秀农村青年,结合首都乡村人才需求开设了农产品流通与管理、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业装备技术等专业及休闲农庄经营管理、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农民合作社运营与管理、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电子商务、农村财务管理、农村金融管理等专业方向。已累计招生2088人。

近年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素质农民毕业生就业率达98.5%,回到乡村工作的占比7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北京市劳动模范宋丽新、薛新颖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农民致富“领头雁”。优秀毕业生崔维国被誉为“草莓达人”,获评“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成为首批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新式农民。

2018年,在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农工委指导下,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开设村务管理专业。重点面向村“两委”班子成员、技术能手和优秀青年骨干招生,旨在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能力,吸引社会青年回归农村,助力乡村振兴。适应农民学员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创新“双班主任、双授课教师、双实践导师”的“三双”教学管理机制,实施“双主体参与、模块化教学、多岗位锻炼”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北京3900多个村,已累计招收学生2093人。

涌现了“2022北京榜样”、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延庆区姚官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晓静等一大批农村基层治理的领头羊,一大批学生当选村“两委”委员、村支书、村主任,有力支撑了首都乡村组织振兴。学校荣获北京地区唯一“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荣誉称号。

发挥北京市委农工委党校和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北京市农广校”)独特办学优势,加强乡村振兴培训品牌建设。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以市委农工委党校为平台,面向北京各涉农区、乡镇和村“两委”干部,开展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履职培训班、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培训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农业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等培训工作。自2016年以来,培训学员1.5万余人,不断擦亮培训品牌。以北京市农广校为平台,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每年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

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一流双师队伍。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和都市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建成北京市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教学创新团队2个,入选北京市双师培训基地2个,20余名教师入选全国行业大师导师资源库和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教学名师等。3年来,先后参与教育部6个专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为国家专业标准建设作出贡献。


全面发挥平台优势 激发产教融合新动力


构建校级校企合作战略平台。学校与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共同开展“首农食品集团全日制人才培养学历提升”项目,培养现代农业企业高素质人才,共建国家级和市级教师实践基地,提升集团内各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集团获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校与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合作,搭建校政合作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办村务管理专业,政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组织部门确定招生计划、乡村两级推荐、区级组织和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政审把关、学校进行招生培养。迄今培养农村基层组织治理带头人2093人。

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学校贯彻落实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精神,与平谷区政府合作,依托平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合北京嘉华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申报并获批北京市“农业中关村园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项目。联合体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职业院校等,融合产教资源,立足平谷,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培养高水平专业化职业人才。

建设专业群校企合作机制。与首农食品集团、北京京林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清河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首农西郊农场园艺工程师学院”等4个北京市级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了企业和专业“人才、资源、技术、政策”共建共享,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共同体。

多形式开展专业校企合作。36个专业与440家企业开展订单班等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教育部验收;学校在市委统战部领导下,建设“北京科技小院”15个,占北京市“科技小院”总数的五分之一。依托科技小院平台实施的《流苏茶科技示范项目》,荣获2022年中宣部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项目,是全国高职唯一一个获奖项目”,把服务乡村振兴的论文写在了京华大地上。

学校产教融合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个,“智慧农业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入选首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数智化标杆实训基地”。


全面发挥科技特长 激发科教融汇新动能


主动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团队、聘任农业技术推广教授、选派优秀科技特派员三大技术服务队伍,在北京田间地头“三农”一线开展科技服务,练就兴农本领,锻造了“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个人”“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个人”等一大批在京郊享有极高声誉的农技名家。

充分发挥学校校长范双喜教授担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的优势,选育叶菜新品种12个,创制北京市地方标准4项,大幅提升本土叶菜轻简高效、标准化生产水平,实现京津冀叶菜品牌化、集约化、周年化发展,有力支撑首都“菜篮子”,连续2届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充分彰显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的优势和特色。

创建“科教创”一体化服务体系,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了“周庄村食用菊花”“贾峪口村白海棠”“上水沟村流苏茶”“苇子水村香椿酱”等“一村一品”特色富农品牌,助力首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荣获“北京市脱贫攻坚集体嘉奖”,获“北京市2017-2021年农村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科教融汇,服务首都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全面发挥专业优势 激发国际合作新潜能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注重发挥现代都市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设立“一带一路”国家海外分院,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建立“泰国需求导向+北京都市农业特色”的高职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围绕园艺技术专业开发和输出农业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资源,辐射泰国北部13所农业职业院校。2019、2020连续两年被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授予“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中泰办学项目被评为“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学校境外办学案例入选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首届学生已经毕业,将为泰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发挥现代农业科技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和非洲国家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狠抓“一带一路”农业国家农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先后为毛里求斯、尼泊尔、斯里兰卡等8个“一带一路”和非洲国家培训农业技术人员。为毛里求斯开展“丝路一家亲”食用菌优质栽培、药用植物高产种植、蔬菜高效育苗等农业技术培训,受到当地农场主和农民的肯定和欢迎,在促进民心相通,助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十五载育人桃李天下,风正时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自当奋楫笃行。

从1958年建校以来,岁月让这所立足京郊大地,扎根“三农”的学校不仅积淀了丰富的营养,也在新时代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将充分发挥服务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化为扎根京华大地、服务首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继续强化特色助力强国建设,集智聚力服务乡村振兴。


【媒体链接】京报电子报_北京日报网 (bjd.com.cn)